治疗方法:
按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原则进行抗炎、止血、脱水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。1~3天后停用止血药,加用中药汤剂“下瘀血汤加味”口服治疗。
“下瘀血汤加味”方剂组成如下:大黄(后下)15g,桃仁10g,土虫10g,水蛭10g,细辛3g,柴胡10g,三棱10g,莪术10g,丹参25g,川芎10g,赤芍10g,菊花15g。
加减:神志模糊者加菖蒲10g,冰片0.3~0.5g,(后下,冲服),恶心呕吐频剧者加半夏白术天麻汤,体质虚弱者加黄芪20g。
用法:每日1剂,加水800ml,两煎取汁300ml,分3次口服或胃管鼻饲,7日为1个疗程,视病情略有加减,一般2~3个疗程即结束治疗。
硬膜外血肿属中医学血瘀头痛范畴,其病因病机为跌打坠堕、击打撞碰头部,内伤于脑内血脉,造成血不循经,溢出脉外,瘀积为恶血,蓄留于颅内。
下瘀血汤本为《金匮要略》治疗产后瘀血内结于脐下之方,为攻坚破积之剂,取其破血逐瘀、攻坚破结之用,治疗颅内“恶血、蓄血”,大黄荡涤瘀血,桃仁活血化瘀,土虫逐瘀破结,三味相合,破血之力颇猛。
正如《医碥・血》云“凡血妄行瘀蓄,必用桃仁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。盖瘀败之血势无复返于经之理,不去则留蓄为患,故不问人之虚实强弱,必去无疑,虚弱者国入补药可也。”加三棱、莪术加强化瘀活血之力,川芎活血行气,引药上行,细辛治头痛脑动,柴胡调和升降,推陈致新。
水蛭“破瘀血不伤新血”,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有效成分水蛭素具有抗凝作用,能使体内瘀血分解消散,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大黄具有降颅压、降温、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等作用,是一种多靶点综合治疗颅脑外伤的较理想药物,加丹参活血化瘀,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和损伤之脑组织的修复,达到瘀去新生的目的。
据报道活血化瘀有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和减少脑水肿肿胀,保护脑组织、恢复神经功能等功效,加菊花清利头目。应用此方2周时血肿大部吸收,明显缩短了血肿吸收时间,收到较好疗效。治疗期间要严密观察病人神志、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,及时复查头颅CT,如发现血肿扩大,有手术指征可转手术治疗。